患者是整個LED手術燈互聯網醫療服務鏈的核心。基于患者服務的LED手術無影燈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可以從患者就診的各個環節的核心剛需訴求分析。自診環節和自我用藥環節剛需較強,基于這兩個環節的商業模式可行性高。在國內主要有“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等具有自診、用藥、簡單醫患互動功能的App。在此環節,患者的主要需求是獲得可靠的信息,能便宜、便捷地獲得解決方法,以及能得到專業醫生的指導。在自我用藥環節,消費者的訴求是能知道合理的用藥方法,以及快、便捷地買到藥。這部分的需求比較剛性。隨著收入水平提升,“有病硬抗”或隨意吃藥的消費者行為將逐漸減少。因此基于此環節的商業模式比較可行。導診環節也是剛需,商業模式有擴展空間。在這個環節,病人需要知道自己應該去什么醫院,到什么科室,找什么醫生。對于已經需要去醫院治療的患者來說,這部分需求非常剛性。
候診和診斷環節,消費者主要訴求在于快捷、便利、省時。對一部分病患來說,這是剛需。我們可以觀察到“支付寶”和“金蝶醫療”已經在此環節布局,能夠大幅簡化候診就診流程,省時省力,并提供電子化的病例結果輸出。但這一部分的商業模式需要與醫院系統對接,是否具備較強的醫院資源決定了能否涉足這種商業模式。院內LED手術無影燈和院外康復環節,消費者也存在剛需,而且是非常剛性的需求。在治療環節已經完成后,病患的主要花費已經支出,目的就是為了能快速、徹底治好病。特別在院外康復階段,患者存在與醫生互動咨詢康復進展的需求。基于這一部分可以有硬件(體征監測)以及軟件(醫患互動)的商業模式。
上一條:手術無影燈的作用和對它的認識 | 下一條:電動產床與普通產床有何不同? |